前几天收拾阳台,翻出两年前买的藤编脏衣篮——当时觉得“脱下来的衣服往里一丢,客厅瞬间整齐”,结果用了仨月就崩溃:早上急着穿的白衬衫在篮子里埋了三天,翻的时候把里面的袜子、内裤全带出来,撒了一地,才发现这玩意儿根本是“找衣障碍制造机”。
后来干脆直接把脏衣服塞洗衣机,反而省了翻找的功夫,现在那篮子用来装快递盒,比装衣服实用十倍。
再说洗碗机,我姐家去年装修时非买嵌入式的,说“再也不用跟姐夫抢洗碗”,结果装完发现:一家三口每餐就四五个碗,开机要预热、放洗碗块,洗完还要把碗一个个拿出来擦水——反而比手洗多了三道工序。现在那洗碗机里堆着没开封的陶瓷碗,她跟我说:“早知道买个大盆,手洗还能顺便泡个脚。”
还有前两年火得不行的椭圆机,我同事花三千多买的,刚回来时每天拍视频打卡,说“在家就能瘦十斤”,结果不到一个月就嫌“踩得脚酸”,现在那机器在客厅角落,上面堆了羽绒服、围巾,擦灰尘时发现缝隙里全是头发,比她家猫掉的还多。她开玩笑说:“早知道买跑步机,起码能堆更多衣服。”
楼下阿姨家的花式吊灯更绝——装修时非要装水晶坠子的,说“显档次”,结果今年过年擦灯,搬梯子爬上去擦了半小时,才擦了三个坠子,最后直接放弃。现在灯上蒙着一层灰,像裹了层旧纱巾,阿姨说:“早知道装吸顶灯,站在凳子上就能擦干净。”
还有那电子驱蚊器,我夏天买了俩,宣传“超声波驱蚊子”,结果晚上还是被叮了五个包,举着驱蚊器在房间绕圈,蚊子反而往我脸上飞。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玩意儿根本没用,纯属“智商税制造机”,现在它们在抽屉里躺着,跟没用的充电线做伴。
其实这些“被吹上天”的神器,大多犯了同一个毛病:只解决“看起来有用”的问题,没解决“实际好用”的需求。比如脏衣篮,看起来整齐,实际增加了找衣的麻烦;洗碗机,宣传“解放双手”,实际没解决收拾残渣、擦台面的核心问题;椭圆机,主打“在家锻炼”,实际抵不过“懒”的天性。
你说,我们是不是总被商家的“美好想象”骗?
比如看到别人用着好就跟风,没考虑自己的生活习惯——你家就三口人,买什么大容量洗碗机?
你连下楼买奶茶都嫌累,买什么椭圆机?
还有那网红衣帽架,我朋友买了个金属款,看着特高级,结果挂了三件大衣就歪了,差点砸到她的猫。
现在那架子在玄关角落,挂着她的帽子和围巾,倒成了“装饰品”,可占的地方比衣柜还大。
对了,还有投影仪,我弟去年买了个几百块的,说“代替电视”,结果晚上看电影,画面模糊得像加了马赛克,看半小时眼睛就酸。现在他又把旧电视搬回来了,说“还是液晶屏幕清楚,起码能看世界杯直播”。
其实不是我们不会选,是商家太会“造梦”——给你画个“轻松生活”的饼,让你忘了问自己:“这玩意儿我真的会每天用吗?”比如我妈之前想买电动拖把,我跟她说:“你连手动拖把都嫌重,买电动的肯定闲置。”结果她不听,买了之后用了一次,说“声音太大,吓得我家狗躲床底”,现在那拖把在储物间,用来晾袜子。
你家有没有这样的“闲置神器”?比如堆在角落的椭圆机、当收纳柜的洗碗机、装快递盒的脏衣篮?有没有买的时候信誓旦旦,结果用了一次就嫌麻烦的“智商税”?
评论区聊聊,让我看看谁跟我一样,被坑过不止一次!
要配资,配资天眼,网上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